【魔改算力显卡坞】工业卡魔改,非掉驱动版本,全面兼容消费级主板
已售 19+
$820
宝贝类型:
2-10卡显卡坞+私有云源码
16卡定制[3日内交付]
V100 32G 风冷单卡
V100 32G 水冷单卡
收货地址:
购买数量: 0

工业卡魔改已全面支持家用电脑插槽,无需复杂bios配置,驱动安装后即插即用,算力对标4090的10%±,上一代工业卡皇魔改,杜绝消费卡跑图不稳,显存几率大幅降低。
已适配成熟方案完全兼容 ComfyUI所有常用图生视频模型。

爆改的过程我写进了我的博客,都是公开的,有兴趣一起玩的小伙伴可以私聊我
https://www.saiface.xyz/archives/4305
这个魔改方案并不是市面上那种直接植球改装、脚本注入插上掉驱动的版本,很多卖这玩意的店家也搞不懂AI驱动层的问题。那种我们都买来尝试过,往往只能适配 X99、X299 等特定工作站主板搭配乌班图系统才能稳定运行,此款完全不挑主板,所有的魔改方案都是集成在转接板上,而非市面在驱动和软件脚本上的烂大街方案,windows也能即插即用,价格只是一个开发测试跑方案的时间损耗和开模成本。

算力排行:

737532fffe2cb29575e218a6f5456bc9.png


关于显卡:

1、全新卡,配件撸来的,显存不降频,不挑BIOS
2、锁驱和掉驱的问题,我们炼丹测试小组经过一个多月攻关才解决,直到 8 月 27 日才正式上线。
3、不锁驱动,支持任意版本官方驱动,也无需任何脚本,随便升级都没有问题。

4、单卡全面支持F32高精度渲染,不存在曝显存情况

 5、StoryDiffusion、Kling 2.0 、Hailuo等等图生视频时,生成15秒内视频约 20 秒即可完成。如果使用双卡配置,可同时批量处理 3 到 7 个任务,(双卡方案仅适配主板双X16协议,多卡建议显卡坞方案)

6、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测试:NVLink 互联、ECC 内存支持、压力测试等一机一测,确认全部正常后才发货
注:此卡无输出接口,如果拿来打游戏或者做显示输出需要使用核显或亮机卡做串流输出

关于显卡坞:

1、外置算力GPU显卡坞,支持2—16张显卡。适合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性能应用。
2、兼容魔改V100、A100、H100等专业训练卡、推理卡。

3、现货库存为10卡版本,16卡需定制,交付时效3日

4、驱动、电源、转接卡都是配置好的,即插即用(A卡运算AI工具与N卡架构不一样,未针对AMD版进行适配开发)

默认赠送工作室、团队常用的图形化界面私有云源码。

9ba5922d9983ffdfc99301837e5e3f07.jpg

96e355d9938f970bb4779bdb8de01a5d.jpg



显卡坞用途简述:
1️⃣本地部署私有算力池:
可作为自建商用 API 的后端算力支持,帮助客户搭建智能体、App、换脸类工作流项目。可市场价七折提供 11 套源码与 19 款 UI 设计主题(源码前后端演示暂不向 TG 用户开放,如有老万他端联系方式,可提供截图或他端群组信息)。

2️⃣团队自用
支持流水线式批量跑图,已兼容 ComfyUI、Automatic、Fooocus 等多类 Photoshop AI 工具。

3️⃣语言大模型迭代
工业卡可原生兼容 GPT、astChat、vLLM 等。

4️⃣游戏 VR/AR 渲染
3D链游等特定涩涩类型游戏与算力池部署,也可区块链节点加速。

温馨提示:

一、水冷方案是我们自己批量化开模制作的,我们自己用的也是这款,没必要再花好几万重新开模区别发货,这方面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
店铺已经运营了两年多,一直专注于做粘性客户,不会通过卖低品质的产品来毁自己声誉。对于漏液的问题,任何水冷系统都有漏液的概率,无论是我们这种魔改方案,还是知名旗舰店大品牌的消费级冷排,这东西漏液都只是一个偶然问题,看运气和概率。

大品牌漏液赔偿合同也只是阴阳合同,完全可以自己去查询核验一下,都是赔偿散热器的价格而已,所以不需要在这方面过于纠结。

店铺里上的都是我们自己用的东西,水冷材料都是选择了DIY市场里最好的,漏液的几率已经降到最低。


以下两种情况不适合水冷方案:
对漏液有过于苛刻的要求,或者缺乏水冷产品市场的常识,那建议绕过我们的水冷方案,选择风冷。
团队不大或单量不足(连续满功率运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),这种直接选择风冷就行了,过热算力损耗也损耗不到多少,不是做商用算力的,完全没必要水冷
V100 毕竟用途和功耗在那摆着,就是全天运行温度也不会高到哪去,这种方案纯粹是为了迎合大型团队的静音和维护省事的需求。

显卡开发方案也已经同步到博客了,经过小伙伴同意都可以公开
https://www.saiface.xyz/archives/4305

二、显卡坞为什么没有双卡、四卡版本

其实不是技术上实现不了,而是因为在使用中不实际,很鸡肋,早期我们也踩过这些坑。主要原因就是:

  1. 双卡显卡坞:做出来的成本肯定比直接买一个支持双PCIe X16的主板要高。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,双卡显卡直接插在支持双X16速率的主板上就能实现交火,通常丐版的主板是单X16,单X4价格也不会超过¥1500,双X16速率主板价格也不会超过¥1800。

  2. 四卡显卡坞:这种配置也没太大实际意义。多卡系统通常是工作室或团队使用的,即便是3-5人一起用,算力的瞬时爆发也很大。4张4090显卡的算力也跟不上这种爆发,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算力调度不均,甚至卡死,影响整体效率。我们最终决定推出10卡版本提高扩展上限,前期不确定峰值算力的话可以先装两个卡一点点叠加,后面逐步扩展应该是最优选择。

产品实拍:3200b0c1b64c252a78b4b9b44692726f.jpg
显卡坞:
2e39e38e132fe72085a0e08528fe2ec8.jpg
942d0de654c142cb5281ff0aa7187ce1.jpg
原板:
40a44bb30c14ab16315d02a7de3d1d8b.jpg

水冷板:
270b3993c78c570789dc2d3f79c6ee22.jpg
a7544c69404bd627d271e3c60bec497d.jpg
88c20b2ffbe89ab7101fc649566d1911.jpg
e183876379a483a5646b7a695b5ecfa3.jpg